在快速變遷的科技浪潮中,程式開發的方式正經歷一場顛覆性的變革。傳統上,工程師需要親手編寫每一行程式碼,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。然而,隨著人工智慧(AI)技術的飛速發展,一種全新的開發模式——Vibe Coding——應運而生,它承諾將開發者從繁瑣的程式碼撰寫中解放出來,轉而專注於更高層次的創意與問題解決。
Cursor AI,作為這場變革的先鋒,正以其強大的自動完成、口語化指令和專案代理能力,重新定義程式開發的流程。無論您是初入程式領域的學生,還是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,Cursor AI 都能顯著提升您的開發效率。本文將深入探討 Cursor AI 的使用方法,並以實際範例展示如何透過 Vibe Coding,實現無需親手撰寫程式碼的開發體驗。
什麼是 Vibe Coding?
Vibe Coding 的概念由 OpenAI 共同創辦人 Andrej Karpathy 在 2025 年提出,其核心理念是「順著感覺走(embracing the vibes)」,讓開發者深度沉浸在創作過程中。這種模式顛覆了傳統的開發方式:開發者不再逐行編寫程式碼,而是透過自然語言,以口語化的方式向 AI 描述需求,由 AI 負責自動生成程式碼。這不僅大大縮短了開發週期,更解放了開發者的思維,讓他們能更專注於產品的整體構想與創新。
>
Cursor AI:您的智慧開發夥伴
Cursor AI 是一款集成了眾多先進 AI 功能的程式碼編輯器。它不僅能夠理解並執行複雜的自然語言指令,還具備強大的專案代理能力,能夠獨立完成一系列開發任務。這意味著,您可以僅透過描述您想要實現的功能,Cursor AI 便能協助您完成專案的建置、程式碼的生成、除錯甚至部署。
輕鬆上手 Cursor AI
開始使用 Cursor AI 的過程十分簡便。首先,前往 Cursor 官網下載並安裝適合您作業系統的版本。首次啟動時,您需要註冊或登入帳號,建議直接使用 Google 帳號登入,以節省時間。完成登入後,Cursor AI 會詢問是否匯入 VS Code 的設定與外掛,這對於習慣 VS Code 的使用者來說,能快速過渡。
接著,系統會提供一些操作提示,例如:
- 開啟 Agent: Command 或 Ctrl + I
- 自動完成或下個動作: Tab 鍵
- 編輯某段程式碼: Command 或 Ctrl + K
您可以選擇慣用的對話語言(例如繁體中文),讓 AI 以更貼近您習慣的方式與您互動。此外,建議安裝 Terminal 啟動器,方便日後透過 `cursor` 指令快速開啟編輯器。
第一個 Vibe Coding 專案:卡路里計算機
為了充分展示 Vibe Coding 的能力,我們將以建立一個簡單的卡路里計算機為例。這個計算機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、年齡和運動頻率等資訊,計算出基礎熱量消耗(BMR)與每日總熱量(TDEE)。全程開發將僅透過口語化指令,不親手撰寫程式碼。
- 啟動專案: 在 Cursor AI 的對話視窗中,輸入「幫我開始一個專案」。Cursor AI 會詢問專案類型、程式語言等細節。更精確的指令,例如「建立一個新 Vue 專案,我想要寫熱量計算機,專案名稱叫 calories-calc」,能讓 AI 更精準地生成指令。
- 打開專案: 首次執行指令後,Cursor AI 會生成執行指令,但此時尚未開啟專案。您需要詢問 Cursor AI 如何打開專案,並依照指示操作。
- 建立基礎程式架構: 專案開啟後,輸入清晰的指令,例如:「這個專案希望能夠透過輸入某些個人資訊,計算一個人的 TDEE 與 BMR,請幫我依照常見的作法,建立 Vue 程式架構。」Cursor AI 便會開始編寫程式碼。
- 執行與檢視: 程式碼生成後,AI 可能會提示安裝依賴或啟動專案。點擊「Run」執行,並透過瀏覽器開啟 localhost 連結,即可看到初步完成的計算機。
應對錯誤與進階修改
在 Vibe Coding 的過程中,AI 有時會因指令偏差而產生錯誤。若要重設整個專案,只需回到初始指令輸入處,修改或重新下達指令,並選擇「Continue and Revert」即可清除先前錯誤的程式碼並重寫。而當您滿意 AI 的某個階段性成果時,可以按下對話下方的「Accept」來提交變更。
若 AI 僅提供解決方案而未實際修改程式碼,可下達明確指令「請開始修改」。對於複雜的版面調整,可以開啟新的對話視窗,並提供詳細的現況、前因後果與期望的修正。例如,將計算器置中並保留深色背景,需要多次細緻的指令調整,甚至請 AI 嘗試從不同角度檢查程式碼。
>
利用圖片進行版面設計
Cursor AI 的一大亮點在於其視覺理解能力。您可以上傳一張圖片(如設計稿或手繪草圖),並下達指令,讓 AI 依照圖片風格調整版面。例如,將活動選項設計成類似圖片中的單選按鈕,並搭配 FontAwesome icon,以區塊排列。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多次嘗試與追加指令,直到達到滿意的視覺效果。
除錯與發佈
當遇到程式錯誤時,最直接的方法是將錯誤訊息複製到 Cursor AI 的對話視窗,請其協助除錯。如果 AI 無法準確修改,檢查 Context 設定,確保其監控的檔案範圍正確。
程式完成後,若要發佈到網路上,可以直接詢問 Cursor AI。雖然 Cursor AI 目前無法直接操作雲端,但它能提供詳細的選項與操作步驟,引導您自行完成發佈。例如,將專案部署到 Codesandbox 等無需資料庫的測試環境,方便他人檢視。
其他實用技巧
- 自動完成 (Autocompletion): Cursor AI 能夠預測並補全您正在編寫的程式碼,按下 Tab 鍵即可套用。
- 行內編輯程式碼: 使用 Command 或 Ctrl + K,可在游標位置打開聊天室窗,輸入指令後,AI 會生成建議程式碼,按下 Accept 即可套用。您也可以圈選程式碼進行修改,AI 會顯示對比。
- 部分完成 (Partial Completion): 在設定中啟用此功能後,可使用 Command 或 Ctrl + 方向鍵來逐步完成程式碼,更精確地控制自動完成的內容。
Vibe Coding 的觀念與限制
Vibe Coding 的核心在於將開發者的角色從「程式碼撰寫者」轉變為「AI 指揮者」。您需要具備基本的程式觀念,理解 AI 的指令邏輯,並能判斷其輸出的程式碼方向。對於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而言,重點應放在監督 AI 的產出,而非與 AI 進行配對程式設計。同時,也要預留除錯與重新下達指令所需的時間。
AI 寫程式潛藏的風險
儘管 Vibe Coding 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效率,但也存在不可忽視的限制與風險:
- 潛藏錯誤: AI 生成的程式碼可能存在未預期錯誤,因 AI 缺乏對程式運行結果的直觀理解,無法像人類一樣察覺介面錯誤或邏輯不對。因此,務必進行充分的測試。
- 資安疑慮: AI 在生成程式碼時,可能缺乏對資安的考量,容易產生未過濾或驗證參數的漏洞。在金融、醫療等敏感領域,必須強化人工審核與稽核制度。
- 維護性差: AI 往往依賴當下任務生成程式碼,難以遵循 SOLID 等設計原則,缺乏對商業邏輯的深層理解。若無明確的指令建立模組與註解機制,長遠來看將導致專案難以維護,產生「技術債」。
網路上有句名言:「一個人的 Vibe Coding,創造 100 人的技術債」,這點值得開發者們深思。
適用情境
Vibe Coding 並非萬能,但非常適合以下情境:
- 快速原型測試開發
- 個人 Side Project 開發
- 小型函式庫或元件開發
- 現有程式碼除錯與維修
- 功能單純的展示型網站或 Landing Page
- 程式改寫、優化或重複性工作
結論
Vibe Coding 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著開發者的工作模式,將重心從「如何寫程式」轉移到「如何描述需求」。雖然它不保證沒有程式技能的人都能順利開發軟體,但對於具備技能的工程師而言,其產值將大幅提升。企業應積極嘗試這種新的開發模式,思考如何將 AI Coding 融入真實的工作流程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