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AI人才斷層危機:2025年創科缺口2.3萬人,全面剖析應對策略

人工智能(AI)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,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亦積極擁抱這項顛覆性技術,期望藉此重塑經濟格局,鞏固其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。然而,儘管政府和業界大力推動AI發展,香港AI人才短缺的問題卻日益嚴峻。最新預測顯示,到2025年,香港在創科領域的人才缺口將高達2.3萬人,其中AI相關崗位更是供不應求,對香港的AI發展潛力構成重大挑戰。

AI發展勢不可擋,香港機遇與挑戰並存

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。香港憑藉其獨特的法律框架、國際地位和資金優勢,在發展AI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。政府已將AI列為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,並推出多項措施以推動AI的研發、基礎設施建設、數據流通、產業應用及人才培養。例如,《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》明確了AI與數據科學的發展策略,政府亦計劃於2026年成立「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」,並推出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」以吸引國際頂尖人才。

然而,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,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爆炸式增長。根據香港勞工及福利局的報告預測,到2028年,香港的創新及科技產業將面臨1.8萬至2.3萬人的勞動力短缺。香港AI人才短缺的嚴峻性,在於AI、數據分析等領域的專才尤為緊缺,這預示著2025年這一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。一項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進行的調查顯示,高達88%的受訪企業員工已在使用AI工具,92%的企業計劃未來引入AI至工作流程,但「缺乏AI專才及培訓」卻是企業推動AI應用面臨的首要挑戰。(資料點一:截至2025年,香港創科領域預計將面臨高達2.3萬人的勞動力短缺,其中AI專才尤其緊缺。)

AI人才短缺的成因分析

香港AI人才短缺的問題並非一蹴可幾,其成因複雜,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:

1. 供應端不足:高等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

儘管香港各大專院校紛紛開設人工智能相關課程,例如香港大學的「應用人工智能文理學士」、香港中文大學的「人工智能:系統與科技」、香港科技大學的「理學A組:延伸主修人工智能」等,但畢業生的數量仍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。 此外,課程內容的更新速度有時難以跟上AI技術日新月異的步伐,導致部分畢業生的技能與行業實際需求存在差距。

2. 需求端激增:AI應用滲透各行各業

AI技術的應用已不再局限於科技行業,而是深入滲透到金融科技(FinTech)、醫療、智慧城市、智能製造、網絡安全、市場營銷等各個領域。 隨著企業紛紛將AI技術嵌入營運核心,以構建AI驅動的可持續競爭力,對AI工程師、數據科學家、AI研究員、AI倫理專家等專業人才的需求呈現幾何級增長。

3. 國際競爭加劇:人才的全球流動

香港不僅面臨本地人才供需的挑戰,還需與全球其他地區,特別是先進經濟體,爭奪頂尖AI人才。例如,美國等國家在AI領域投入巨資,吸引全球優秀人才。 而新加坡、深圳等地區也在積極布局AI產業,與香港形成競爭。這使得香港在吸引和留住國際AI人才方面面臨更大的壓力。

4. 企業內部培訓滯後

許多企業,尤其是中小企業,在AI人才培養方面投入不足。儘管近九成受訪企業員工已在日常工作中使用AI工具,但超過一半的企業表示暫時沒有完善的AI治理政策,且存在員工抗拒或準備不足的情況。 企業內部AI技能培訓的滯後,進一步加劇了整體的人才缺口。(資料點二:一項調查顯示,高達88%的香港企業員工已在使用AI工具,92%的企業計劃引入AI,但「缺乏AI專才及培訓」是企業推動AI應用的首要挑戰。)

填補AI人才缺口:香港的應對策略與建議

面對日益嚴峻的香港AI人才短缺問題,香港政府和業界正積極採取多項措施,努力構建一個更完善的AI生態圈。這些策略和建議包括:

1. 加強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

  • 擴大AI相關學科招生規模:鼓勵大學增加人工智能、數據科學、機器學習等相關學科的學士和碩士課程名額。
  • 優化課程內容:確保課程內容與時俱進,緊貼AI技術的最新發展,增加實踐性項目和行業合作機會。例如,香港大學的「人工智能理科碩士課程」強調實戰經驗,設有Capstone Project。
  • 推廣終身學習:鼓勵在職人士透過專業培訓課程和認證,不斷提升AI技能。香港生產力局過去兩年已培訓約22,000人,反映市場對AI技能的高度需求。(資料點三:香港生產力局在過去兩年已培訓約22,000人,顯示了市場對AI技能提升的強烈需求。)
  • 加強中小學AI教育:香港教育局已在中小學推出人工智能課程單元,從小培養學生的AI認知和應用能力。

2. 吸引和留住國際及內地人才

  • 優化人才引進政策:繼續實施和優化「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」等,吸引全球頂尖AI人才來港發展。
  • 開拓內地人才管道:積極面向內地引進有經驗的AI人才,特別是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和架構師。
  • 改善工作與生活環境: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、住房補貼和職業發展機會,吸引人才「留得好」和「住得好」。

3. 鼓勵企業承擔人才培育責任

  • 加大企業內部培訓投入:鼓勵企業建立完善的AI人才培訓體系,為員工提供持續的技能提升機會。
  • 推動產學研合作:促進大學、研究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,共同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AI人才。
  • 實施「一企業一AI Coach」計劃:賦能企業內部AI專才,持續推動AI應用和知識傳播。

4. 強化AI基礎設施建設

政府正大力投入建設AI基礎設施,例如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,為本地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。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吸引AI企業和人才落戶的關鍵因素。香港亦計劃成立「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」,聚焦AI上游研發和成果轉化。

5. 促進AI產業發展與應用

通過「創科產業引導基金」、「創科創投基金」等,支持AI初創企業的發展, 鼓勵AI技術在金融、醫療、智慧城市等各行業的廣泛應用,實現「AI產業化、產業AI化」。 此外,制定AI倫理和安全指引,確保AI技術的健康發展。

結語:把握AI機遇,應對人才挑戰

香港AI人才短缺的現狀,是香港邁向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之路上面臨的關鍵挑戰。雖然缺口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2.3萬人,但香港政府和業界並未停滯不前。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,包括加強教育培訓、吸引國際人才、鼓勵企業擔負責任、完善基礎設施以及促進產業應用,香港正努力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AI生態圈。

未來,AI的發展將持續重塑職場生態,催生新的職業機會,同時也要求現有勞動力不斷適應和學習。對於個人而言,提升AI相關技能將是增強職場競爭力的關鍵。對於企業和政府而言,則需要持續投入,以確保香港能夠抓住AI帶來的歷史性機遇,應對人才挑戰,最終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。

欲深入了解AI與創業的最新動態,緊貼科技發展前沿,把握投資與趨勢脈動,請立即加入我們的官方頻道,獲取第一手資訊!

立即加入🚀🔥Mentalok 慢得樂 Vibe-Coding & Tech Startup創業課程官方頻道,取得更多即時AI,創業及Funding資訊。

Related Articles

2025 香港AI招聘趨勢:解讀人才激增下的挑戰與機遇

香港AI人才需求在2025年呈現爆炸性增長,為招聘市場帶來嚴峻挑戰。本文深入分析AI人才缺口、高昂成本等關鍵問題,並探討政府推動、大灣區融合等新機遇。
Read more
探討創始團隊組成與股權結構規劃的關鍵,強調技能互補、共同願景及股權分配原則,並分享融資、人才激勵與風險規避策略,助初創企業奠定穩健基石。
香港正積極擁抱AI技術,全面革新醫療服務。從AI輔助診斷、藥物研發,到精準醫療與健康管理,AI正顯著提升醫療效率與準確性。
en_USEngli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