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創業生態圈中,初創團隊尋求資金和支援以實現他們的商業願景是至關重要的。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作為兩個主要的創新樞紐,提供了豐富的孵化器資助申請機會,為本地初創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平台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有效申請這些資助,並掌握在科學園和數碼港創業的關鍵策略,助您在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創業土壤中,穩健前行。
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,政府及各大機構近年來積極推出多項扶持初創企業的政策與計劃。科學園與數碼港作為香港科技創新的兩大旗艦,不僅提供世界級的硬件設施,更匯聚了豐富的導師網絡、投資者關係和產業鏈資源。根據數據,截至2024年,香港的初創公司數目已達4,694家,顯示出香港作為創業熱土的吸引力持續增強 。這些孵化器和資助計劃旨在降低初創企業的門檻,讓更多有潛力的點子能夠轉化為實際的商業項目。例如,數碼港培育計劃為數碼科技初創企業提供為期24個月的全方位支援,包括最高50萬港元的財務資助 。香港科技園的創科培育計劃則為科技初創公司提供最高達港幣129萬元的資金援助,用於研發和業務發展經費 。
數碼港:數碼科技創新的搖籃
數碼港作為香港主要的數碼科技樞紐,專注於推動金融科技、智慧生活、數碼娛樂、網絡安全、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等領域的創新。其提供的「數碼港培育計劃」旨在透過提供財務資助、技術與業務諮詢、市場推廣支援以及網絡連結,幫助數碼科技初創企業加速業務增長 。該計劃為獲取錄的受培育公司提供最高達港幣50萬元的財務資助,以及最多港幣20萬元的駐場租金補貼 。申請者通常需要提交一個可行且有市場潛力的商業計劃,並滿足公司註冊、成立年限(少於7年)和股權結構(創始團隊持有超過51%股權)等基本要求 。此外,數碼港還設有「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」(CCMF),為早期數碼科技概念和初創企業提供最高10萬港元的資助,為有潛力的項目提供關鍵的啟動資金。成功完成CCMF項目的初創公司,更有機會優先考慮加入培育計劃 。
香港科學園:科研成果轉化的加速器
香港科技園是本港最大的科研基地,其孵化計劃聚焦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、生物醫學、數據與智慧城市,以及金融科技等四大策略重點領域 。科學園的「創科培育計劃」(Incu-Tech)為期三年,為科技初創公司提供高達港幣129萬元的資金援助,用於研發和業務發展經費 。申請公司必須是香港註冊、成立不超過5年的有限公司,擁有至少兩名全職員工(其中一半從事科研工作),創始團隊需持有至少51%的股份,且技術人員或團隊共同持有公司至少10%股權。公司產品需處於原型階段或為經市場驗證的最小可行性產品(MVP) 。此外,科學園亦透過「Ideation 計劃」啟發新一代企業家,提供創業資金、導師指導和共享工作空間等支援 。
申請關鍵策略與注意事項
無論是申請數碼港還是科學園的資助,精心準備的商業計劃書是成功的基石。計劃書應清晰闡述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價值、技術優勢、商業模式、財務預測及團隊的執行能力。此外,了解各項計劃的具體申請資格、截止日期和評審標準至關重要。例如,科學園的培育計劃更側重於企業的技術創新性、研發能力和市場潛力,要求申請者清晰展示技術的獨特性和壁壘 。而數碼港則強調數碼科技的應用與市場營銷潛力。建議創業者仔細研究各機構的官方網站,了解最新的申請指南和要求。
香港初創融資新趨勢與管道
除了孵化器的資助,香港的初創企業還可以透過多元化的融資管道獲取資金。近年來,金融科技、人工智能、Web3.0等新興領域特別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。政府資助計劃,如創新及科技基金、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等,為初創企業提供財政支持,減輕研發負擔 。天使投資者、風險投資基金(VC)以及企業自身融資能力也是重要的資金來源 。香港科技園亦設有創投基金,並透過線上融資平台連結投資者網絡,協助初創企業獲得所需資金 。數碼港的社群企業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間,融資總額接近34億港元,顯示其在推動創科發展的成效 。
結論:把握機遇,加速創業
香港科學園與數碼港作為香港科技創新的兩大核心載體,為初創企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創業環境和豐富的資源支持。通過深入了解並有效申請這些孵化器資助,初創團隊能夠獲得關鍵的啟動資金、專業導師輔導、寶貴的行業網絡對接以及品牌信譽的提升。把握這些寶貴的機會,制定清晰的發展策略,您的初創企業將能在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中穩健成長,實現創業夢想。
對於渴望進一步提升創業技能、掌握融資策略、以及了解更多創業資源的初創團隊,我們誠摯推薦您參與相關的專業課程和指導。立即探索這個能夠為您帶來實質性幫助的機會:




